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什么材料

2023-04-27 08:13:27 法务网

一、

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什么材料

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以下材料:


(相关资料图)

1.民事起诉书。

2.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法定(指定)代理人代为起诉的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找法网提醒您,没有身份证的提供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二、

民事案件诉讼期限是多久?

不同的案子诉讼时效期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是三年,有的是一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民事诉讼法哪些情形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民事诉讼法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有: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公告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时,由于出现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上一篇 : 【世界报资讯】你印象最深的MSI!盘点7届MSI名场面,1557越看越快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